首页>>老同志工作>>工作动态>>新闻列表
正文

培桃育李盈硕果,文坛挥毫谱华章

——记景德镇学院退休教师黄河浪教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2 09:03:23 浏览人数:525次


人物简介:黄河浪,景镇学院人文学院退休教授,77岁。退休后在景德镇学院担任过督导工作,现在担任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兼报告团团长。近几年,在学院给学生作思想道德和学术讲座5次,或主持讲座7次。并且在市作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浮梁一小,珠山区教师培训班、珠山区诗词学会,市老年科协做过讲座,并被聘为“老科协报告团”成员。应市老年大学的聘请,在老年大学开办现当代文学欣赏课,至今课程已开办了11年。2017年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个人奖,今年又获得景德镇市“关工委”先进个人奖。不久前为“老科协报告团”写了一首《瓷都老科技工作者之歌》和一首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朗诵诗,准备参加演出。

引子: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教授黄河浪,他的形象与我们想象中大致相同,满头华发,一脸和蔼慈祥的笑容,鼻梁上架着的一副老花眼镜,透露出老教授儒雅的气质。我们一进门就受到了黄老师的热情款待,老师的家里整洁干净,墙上挂着许多字画,满屋书香气息。 采访是在老师的书房里进行的,墙上悬挂一幅对联: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桌上摆放着诗歌、文选和电脑,书房的一面也是满满一书柜的书籍。黄老谈起自己的教育生涯仍然精神矍铄,娓娓道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日里让我们如饮甘霖。

 

三尺讲坛,化育桃李三千圃

 

黄河浪教授今年77岁,从事教育事业五十余年。他1968年大学毕业即参加教育工作,从二十几岁意气风发到皓首苍颜,他五十年如一日地站在三尺讲台前坚守岗位,粉笔和黑板是他最亲密的伙伴,教师这个行业是清贫的行业,但他却觉得非常满足,他喜欢看着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享受这份职业给他带来的快乐与成就。

黄教授大学毕业后最初在中学教语文十多年,198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景德镇学院,授现当代文学以及写作学课程,直至退休。退休后的黄教授却一直保持着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义不容辞地接受学院的聘请,先后担任教学督导和关工委工作,为下一代的成长发挥余热,可谓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古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来形容黄老可谓恰到好处。

几年来,他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从当初的专科学校到如今的本科院校,景德镇学院褪去了丑小鸭的外衣,发展得越来越好。当问到黄教授有什么难忘的教学经历时,教授欣慰地笑笑说,他培养了不少学生,分布在各个行业,很多学生名气比他大,多年来师生之间也保持着联系。在教育路上令他难忘的事数不胜数,黄教授指着挂在书房上一张充满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向我们说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在黄教授七十岁的生日的那天,学生们给他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礼物,100多名学生聚集到一起为他准备了一个生日宴,是贺寿,也是纪念他从教45周年。他客厅里挂着一块“桃李满园”的瓷板,也是对他教育职业的肯定。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辛劳,桃李三千,清誉远扬。

 

一片丹心,尽献余热无他求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黄河浪教授从五十多年的教育岗位退休,却并没有结束自己的教育生涯,退休后他受邀在市老年大学开办现当代文学欣赏课,2009年受邀去老年大学任教时,老年大学的文学专业课只有一门古诗词鉴赏课,于是,专门为黄老师开设了一门现当代文学欣赏课。起初并没有多少人上这门课,由于黄老师上课生动幽默,吸引了许多人报名,为此还新增了一个班级。这样一教下来就是11年。黄老说“如果没有文学的陪伴,生活会变得平庸单调,精神会变得颓唐萎靡。”他对文学不仅仅是精神上的热爱,更是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与这些爱好文学的同学也是良师益友的关系,他们借助黄教授为他们架设的文学桥梁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情操,也圆了许多学员年轻时就有的文学梦。教师是平凡而伟大、普通却又神圣的一种职业。黄老从青春年少到皓首苍颜,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交付给了教育这片热土。

退休后,黄河浪教授应学院的聘请,先担任了4年的教学督导工作,随后任“关工委”团长一职。在督导工作中,他发现和总结了许多问题。对青年教师,他经常走进课堂听课,课后与教师交流,帮助年轻教师们提升课程质量。对青年学生,他经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困难与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映给学校。

“关工委”任职期间,黄河浪教授发现许多学生沉迷手机,荒于书本的严重现象。着急于学生的学习,他向学校提出关于建设“书香校园”的倡议,精心准备讲稿,以“关工委”报告团成员的身份,于2015年底作了一次题为《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关于端正学风、建设书香校园的认识》的讲座,开始是在机电系、信工系开讲,反映较好,因为演讲内容很有针对性,所以学院“关工委”主任饶亚明建议继续在其他系重讲。于是黄教授又对原讲稿作了进一步修订,丰富了内容,于2016年5月在人文系作了第二次报告,报告中与学生交流互动,耐心解答学生问题,讲座收效极好,该系14级本科班学生当场表示,要率先在本班倡议“无手机课堂”。

除此之外,黄教授还积极参与学院“大手握小手,圆梦青少年”的帮扶活动,他与金融专业的一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与该生谈心,疏导他的心理问题,促使他放下包袱,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他强调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耐心地解答学生问题,关注和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当问及对年轻教育者和学生有什么建议的时候,他总结了几句话。对青年教师他想说“认真教书育人,莫误人子弟。”青年教师需要认真负责,讲究职业道德,不要把教师当成一个混饭吃的工作,不要辜负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对青年学生他也提出希望“别虚度青春,以免将来后悔。”他指出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机会并不是很珍惜,挂科补考的人很多,对于以后的就业造成很大影响。他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关工委”团长的职责和使命,坚守教育初心,时时处处为青少年们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采访进行到这里的时候,黄老师说想要给我们朗诵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来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诗中写道:

……如果有来生,职业可选择

我会向上苍高声请求,

给我讲台吧,赐我教鞭

黄教授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满怀热情地朗诵完这首诗,一边朗读一边讲解,传达出他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

 

用爱谱曲,以辞抒意写华章

 

黄教授既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作家。作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作家协会顾问,他经常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素材,尤其是有关少年儿童生活的素材。2014年春,黄教授在浮梁农村采风时,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父爱母爱的缺失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很深的影响,在与这些留守儿童交流之后,为他们创作了一首少儿歌曲《油菜花开》,与一般的写留守儿童的歌不同,这首歌写的是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另一面。他请本院音乐教师邹杰群谱曲,又请人文系教授刘坚剪辑制作成网络视频,将孩子们渴望父爱母爱的心声传唱,希望通过这首歌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关爱。此歌在全市大型诗歌朗诵会上演出后,被传到网络上,深受好评,在省里获奖后,今年又获得景德镇市政府的文学艺术创作奖。

几年前的谷雨诗会,黄教授又以本市瑶里山区的革命历史为题材,写了一首诗歌《瑶里的红梅》在学院和全市的诗会上朗诵,作为对红色文化的传扬。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黄河浪老师还写了一首诗《写在南湖红船上的诗行》,歌颂党百年来的艰辛历程与巨大成就,即将在今年学院举办的谷雨诗会以及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世界读书日”演出活动中推出。

当记者问及对学校的迁址办学的看法时,黄教授又一次给我们朗诵了一首诗《留恋与祝颂》诗中写道:“我静静地走在校园的路上,用留恋的目光去抚摸每一栋教学楼、宿舍,和树叶、小草上露珠的晶莹。”“我祝颂本科评估能一帆风顺,我祝颂今年招生会喜讯频送。我祝颂师生笑脸比春花更美,我更祝颂景德镇学院的前景呀,似飞奔的高铁,如展翅的鲲鹏。”朗诵完诗歌后,他眼里充满了欣慰之情,他把自己对老校区的留恋和对新校区的颂赞都深藏在诗意的文字中。

 

雅人深致,心怀逸趣闲弄文

 

与黄教授聊起他的兴趣爱好时,他微笑着说,我不爱打麻将,却喜欢旅游,自从退休至今已游历过十几个国家,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黄老师调侃道,旅途中需要跋山涉水,消耗体力后不仅能多吃两碗饭,就连睡眠质量都得到提升。“去各地旅游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亦能够愉悦心情,每个地方风土人情都不同,每次旅行都能带给我全新的体验,也给我的文创作带来了灵感。”黄老师如是说。

我们知道黄老师热爱写作,于是向他询问写作的秘籍,他只微微一笑,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籍可言,就是要多写多读。对于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是真正的热爱写作,你的作品才有灵魂。其次就是要经常看书,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这是技术性问题,也是写作的基础。最后就是要反复练习,所谓孰能生巧。”他还告诉我们,他创作和发表了很多新诗,今年计划出版一本诗集,得到学院领导的支持。虽然现在精力不如从前,但只要未得老年痴呆,他还会坚持思考,坚持写作。

黄教授退休后仍然有许多社会活动要参加,如作协的采风与作品研讨,文学讲合唱团的排练与演出,同各届学生的联谊活动等,同时他也喜欢体育活动,经常跟朋友一起去打乒乓球,总之生活得很充实。

 

后记:采访结束后,黄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客墙壁上字画的来历和意义。其中有一副对联“绛帐寄深情卌五载,植李培桃盈硕果。文坛扬正气三百篇,挥毫泼墨谱华章。”这是韩晓光教授为他70岁寿诞写的,也许这幅对联可作为黄老师教学与写作生涯的真实写照吧!

 

作者:蒋风桂、许钰婷、江宏敏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工会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