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老同志工作>>工作动态>>新闻列表
正文

白发丹心人未老,志满意得重晚晴

——记景德镇学院退休教师任夏旋老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2 09:00:10 浏览人数:447次

人物简介:任夏旋,男,出生于1927年,民盟成员。曾在江苏任教多年,1958年迁居景德镇,先后担任景德镇市第二中学总务主任、景德镇市峙滩中学教导主任、景德镇师范学校高级讲师、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管理顾问、景德镇财会专科学校教学管理顾问、上海市金山区实验学校教学管理顾问、景德镇学院关工委委员和景德镇市政府督学。

曾获江西省先进盟务工作者称号、景德镇市关工委委员“五讲四美”积极分子、中学模范班主任、江阴市模范教师,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出版《回忆录》《竹笔书法作品集》《诗词歌谣作品集》《动物小说》等著作。

引子

因任夏旋老师已95岁高龄,腿脚不便,我们此次是前往他家中进行采访,给我们带路的是老先生的孙子任远,任远是我校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

任老家住在一栋十分有年代感的居民楼里,带着几分敬意我们推门进入了任老家中,他已等候我们多时,他亲切地与我们交谈,并没有印象中高龄老人的迟钝与古板,反而是带给我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整个采访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从他的讲述中,我们逐渐描摹出了一位认真负责、和蔼可亲、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退休老教师画像。

 

自学成才,学海无涯苦作舟

 

任老求学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任老同我们谈到年少求学生活时,仿佛历历在目。由于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学校整体搬迁至乡下,借用农村的祠堂上课,学习环境十分恶劣,教学资源稀缺,上课时全靠老师在一块不大的黑板上写板书,学生们也只能凭记忆学习。而且鬼子时不时就会来到村子里扫荡,如此磕磕绊绊地学习,虽是顺利从高中毕业,但任老知道他学到的知识并不多。抗战胜利之后,任老就扎根基层,在江苏省宜兴市诚善乡中心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当时的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幸运的是,当时政府开设了教师培训班,任老就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培训各科知识,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1955年,由于家人调来景德镇工作,任老便与景德镇这座千年魅力瓷都结下不解之缘,他也进入景德镇的中学任教。1958年,任老报名参加江西师院中文系函授本科。当任老跟笔者提及这段三年的求学岁月,他的眼睛熠熠发光,因为工作繁忙,他只能利用寒暑假集中学习大学课程,所幸当时的江西师院的教授们也会私下辅导学生的作业,于是他在1961年顺利拿到了中文系的毕业证书。

 

春风化雨,秋实桃李满天下

 

任老家五代都是教师,他告诉我们他的曾祖父当过皇帝的老师,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使得这一家人都先后走上了教育之路。他的爷爷,妹妹,弟弟,孙子,孙女都是教师,他的家庭曾被市政府评为“教育之家”。受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就有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正因为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情感,他把半生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一位教师,任老也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传递给自己的接班人,如今他的孙子任远也在我校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任教。

他从事了五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出版了数万字的文章和书籍,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学经验,培养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任远老师回忆起他爷爷的经历,言谈间满是崇敬之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70年代的任老在二中担任班主任,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去帮助当地的村民耕种,等到离开的时候,村民们都依依不舍地与任老告别。

在任老的从教生涯中,与学生的关系可谓是“亦师亦父子”。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发展,还会去帮助这些学生的下一代。那时的任老虽然自己的工资微薄,他都会自己省吃俭用,无私去帮助困难的学生。不管是在教育上面,还是在心理层面,他都会尽力而为。

时代的列车快速前进,社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种教育改革应声落地,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开始多元化,任老在教育之路从容地稳步前进。

任老先后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任教,在每个教学阶段都会进行教学方法总结。他曾将语文教学方法总结为五个字:“听、说、读、写、思。”教学期间他会培养学生静听、爱听和善听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与学生有许多互动,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等课外拓展活动,他也常带着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对于学生的字迹,任老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他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书法有一定的研究和造诣,他说:“中国的文字是很美的,作为老师更要写好字,给学生做好榜样。”任老很骄傲地告诉我们,他教出来的学生,都写得一手好字,现任景德镇市书法协会主席、景德镇学院教师王开潮老师就是他的学生。此外,他还要求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来提高写文章的能力,他认为思考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他要求学生去思考每一篇文章的写作的意义。

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与总结经验也让任老师得到了教育界的肯定,渐渐的从教师变成了教导主任升格为校长,在不同的职位上他善于学习不同的知识来胜任不同的工作。

任老退休后也被许多学校邀请去做讲座、给教师做指导等等,他从来不收取费用,不管年纪多大,只要还走的动,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做好准备然后前往指导。任老也以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的学生们,现如今任老初期执教的学生也都六七十岁了,逢年过节也会一整个班几十人的一起到任老家问候他,表达对任老的敬意和感激。一位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而他教出来的学生,也大多在教育界大展宏图,其中有的当了小学、中学校长,还有当大学校长的,他们也传承着老先生的教育理念,耕耘三尺讲台,一路薪火相传。

《孟子》云:“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任老一直在为教育事业所奋斗着,在他心里,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而“传道、受业、解惑”,是这份崇高的职业中最为圣洁的所在。

 

 

 

 

 

不忘初心,情系教育德永馨

任老视教育为己任,哪怕退休也密切关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十分关心学校,给学校提了很多建议,学校也择优采纳接受了。2006年景德镇师范学校、景德镇电大和景德镇职大合并,成为了景德镇高专,任老便景德镇教育事业发展大事件的见证人。

早在2013年景德镇学院庆祝“第二个教师节”,校领导走访教师并征求意见,采访到任老师时,他就学校如何抓好师德师风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还就搞好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写了一封长达12页的书信。

在今年三月份,学校又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写信的就是95岁高龄的任老。他在信中就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向学校领导提了许多别出心裁的建议,此外,老人还附上了一份他对合格教师达标的独特理念。透过那一横一竖都不甚工整,却一笔一划都力透纸背的墨迹,仿佛能够看到老伏案写作时候的艰难模样,也看到了任老心系后生、心系教育、心系景德镇学院的深情

任老曾在全国性刊物《群言》杂志上发表了《合格教师三达标》,其中,他认为做到一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师德,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他在文章中阐述了爱岗、敬业、奉献”是师德的灵魂的观点2015年时,他曾撰写过一篇教师形象“四字歌”,得到人民网的转载。他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要育人,首先要明确育人的内涵。任老认为: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的是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讲究的是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追求的是创新。希望我校在职的广大教师,人人成为三达标的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任老还获得了民盟授予的建国七十周年勋章,这个勋章也是对任老在育事业上做出的贡献的肯定。

当笔者问他对学校今后发展的建议时,任老说道,我们学校在去年成功通过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更应该对景德镇市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更要去培养大批在各个领域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

吟风弄月,夕阳无限霞满天

任老于1997年退休,至今也已二十多年了。在教育岗位上奋斗了一生的任老在他的晚年生活里,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在我们的采访中,任老一直在跟我们强调这句话,这既是他的座右铭,又是他一生的写照。

从建国前孜孜不倦地自学,到建国后兢兢业业地工作,任老在不断地学习。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直在持之以恒地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书法一直是任老引以为傲的。当我们走进任老家中,入目便是一幅大气的书法作品,内容是他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养生之道》:“饮食清淡八分饱,随遇而安心态好。少吃多动意常在,生活规律勤用脑。”短短二十八字小诗,将一位妙趣横生的老人展现在我们面前。他说当年在师范教书的时候,没有书法老师,他临时上阵,成了一名书法老师,并且一直在坚持练习下去,后来,他还担任了成都《书法报》特约记者。他还说,希望我们青少年也要学习书法,能修身养性。

任老年轻时还拉得一手好二胡,他曾经的同事黄镇生老师也跟我们提及了任老的二胡拉得挺不错。晚年他虽然不再拉二胡,但依旧钟情于音乐,贯彻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自学了电子琴,采访结束后他即兴给我们弹奏了一曲《梁祝》,虽已95岁高龄,但手指在琴键灵活地翻飞,没有弹错一个音符,乐曲如泉水般潺潺流出。一曲终了,我们还意犹未尽。

任老还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一整盒剪纸作品,是一幅幅拼贴小太阳、小星星,盒盖上面还贴着“看日出”三个字,这盒子里面装着的何尝不是老先生的一颗未泯童心呢?相信任老的心中也永远闪耀着一颗明亮的太阳。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工会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