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院人物 | 美育润桃李,艺林寻幽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30 14:23:22 浏览人数:683次
人物简介----
朱希睿,祖籍安徽,先后获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韩国圆光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7080陶艺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评论家协会会员。有多件参展作品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奖:2007年10月《蓝色音符》获第五届陶瓷艺术百花奖三等奖、2009年9月《玉杯》获2009(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提名奖、2014年10月《花漫沁香》被景德镇学院收藏、2014年6月《凝望》获第五届“江西之星”创意设计大赛银奖、2015年12月《红花似海》获第七届美术教学成果大赛二等奖、2016年10月《与谁闲说》获中国收藏2016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金奖、2018年8月《揭》获“桂林国际柴烧陶瓷艺术训练营”作品大赛一等奖、2019年《遥远的信笺》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进京提名奖并获江西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在教学上也成果斐然,2020年7月获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滋养一颗“美丽心灵”。
7月31日,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江西财经大学落下帷幕,其中,景院艺术学院的朱希睿老师荣获文科组二等奖。随后,我们对朱希睿老师做了一个简单采访,在采访中她也谈到了“美育”,以及如何在授课过程中“以美育人”。
见过朱希睿老师的人,都能感受出她身上独具的大方娴雅,淡定谦和,气质如兰,有一种周身自带的艺术气质流淌出来。
从小在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的环境下长大,朱希睿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大学,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在陶瓷大学学习,对于陶瓷艺术理论与创作,印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艺术理想的光辉深深烙印在她的人生与学术生活中。也许正因这份日积月累的艺术熏陶,让她在纷繁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显出一种本源的生命澄澈,无论是自身气质还是作品风格,都传达出一种清雅不染纤尘,以至于往往让人觉得朱希睿不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物,她只生活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她心无旁骛,坚定前行。从记者对朱希睿的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对艺术道路的探索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美育是滋养心灵的清泉
Q:这次参加教学竞赛有什么可以和同学老师们分享的经验和收获吗?
这次参加的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省教育厅和教育工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承办,竞赛聚集了全省各大高校院、系、校层层筛选出的优秀教师。赛制全面体现了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过程、ppt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以及教学反思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检验的是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参加竞赛的老师可谓是高手过招,成败都在细微的差距上。
此次竞赛是对我所授课程 《陶瓷产品设计》这门课的再次提炼,将平时课程内容进行浓缩,把精华部分提炼成20个教学节段,这不仅要考虑授课内容的丰富性,还要考虑授课方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有趣的课题氛围中,快速理解并消化。
说到可以分享的经验和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所承担的不仅是将课本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更多地应该是自身知识储备的积累,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特别是作为艺术专业的教师,如何通过美育让学生在课堂中“以美为师、以美养德、以美树人”是我们终身需要修炼的功课。我们教师不仅仅是讲授基本知识,而是要传授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和修养,以及艺术层面下的对历史、人文、思想的积淀。如此培养出来的艺术专业学生,才能以艺术为载体,传扬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自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能量。
Q:获得全省教学竞赛大奖,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证明,也是景院的荣誉,能讲述一下您对于所从教课程的一些理念和思考吗?
艺术作品是演绎思想的符号
我一直在找寻书法与陶瓷结合的契机,开始思考中国书法的历史,从在龟背上书写的甲骨文,到陶瓷上书写的象形文字,到竹简上书写的汉代文字,再到宋代以后纸上书写的文字。我发现书写的载体很有意思,因为载体不同,时代不同,文字形式不同,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2007年我创作了两件陶艺作品,名为《遥远的书信系列———洛神赋竹简》和《遥远的书信系列———佛遗教经》,都是从书法载体的形式上来创作的。
《遥远的信笺》这是我2018年下半年开始创作的一组作品,作品强调材质的对比,粗糙的肌理和极薄的泥片对比,蛮荒与文明的对比,不规则与粗糙的肌理感象征着蛮荒,而从中延伸出来的像纸样的薄片造型则是文明的演变,作品局部有若隐若现的文字,寓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延展出来的泥片像从遥远的历史里投递而来的信笺,不断给人们思考和借鉴。
作品以柴烧方式完成,两件一组,大小关照,相互呼应。
但其实在制作过程中我是做了10件此类形式的陶艺作品,在打磨和烧成的时候都会有破损,特别是那片薄得像纸的瓷片,需非常小心和谨慎对待,要尽可能地打磨薄,其姿态和形式都要求非常高。最后只有这两个单件作品最为满意,由此成为一组。
现代陶艺注重的是作者的思想,传达给观者的感受。此外,现代陶艺还强调对材质的探索,因此我不断尝试各种泥料体现的状态,最终选择了具有一定颗粒的白造型土,既能表现粗糙质朴的颗粒质感,也能达到极薄泥片的延展性。
烧成方式上我选择了传统的柴烧,这类造型的陶艺作品运用柴烧烧制并不容易。因为柴窑中不同的位置,不同摆放都影响着作品的落灰效果,这完全靠经验和不断的尝试。我的这组作品造型部分完成后,没有选择上釉,而是完全交由柴烧,创造自然的火痕和落灰效果。
艺术林海独寻幽径
除了现代陶艺,朱希睿老师也创作了许多釉上瓷板绘画类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加入了中国文人画的元素,作品风格与她的性格也极为接近,安静且淡然。
欣赏着朱希睿的瓷画,渐渐感受到一种“水静犹明”的心境。如她的作品《凝望》系列,视线都是庭院中的窗格、门廊、屏风看向窗外的一片恬静风景,你虽看不到她,却可以感受她当下的状态。一如坐于案前,托腮凝望,伴着幽幽沉香,或遥想,或感怀;又如窗前抚琴,一曲《潇湘水云》在琴弦之间体会凭栏美景如画;再如院中石阶之上,泡一壶明前春茶,在水沸声中望向石门之外的竹林鸟鸣;更有那书房桌前的习字,抬头望向屏风的一瞬间,仿佛置身于花海之间……朱希睿,一个不喜浮躁,内心澄明的女子,她一直在艺术创作中潜心思考着自己的艺术之路该怎样走,也许,从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她已寻找到了艺林幽径,正款款走进一座融合了中国文化与个性创意的艺术花园。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工会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