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首页>>女工委>>健康生活>>新闻列表
正文

今日立冬 |秋天再见,冬天你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08 10:17:21 浏览人数:111次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

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

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

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就意味着冬天的正式开始。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们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立冬习俗

​迎

在古代,立冬是个重要的节气。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很重视这个节气,每当这个时候各地会做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也会举行一些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气。


有谚语称:“立冬补冬,补嘴空”。认为此时进行食补可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严寒。北方喜欢在这天吃饺子。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饺子又恰有“交子之时”的意思。所以立冬之时,又怎么能缺少一盘热乎乎的饺子暖暖身子呢?

从立冬时节开始,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节气养生

防寒保暖

立冬之后,出行要预防秋寒之气对脖颈的侵袭,保持脖颈温度,高领毛衣或围巾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的后背和脖子最怕风,要护好。脑后的大椎、风门、风池几大要穴,是人体排寒排风的出口,同时,也容易成为寒风进入人体的捷径。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中医讲究“热从头生,寒从足入”,我们的脚距离心脏最远,也最易气血不足,受寒邪侵袭。现在很多年轻人爱在冬天的时候穿牛仔裤,把裤脚挽起露出纤细的脚踝,这种穿法是最容易受寒的。冬天的时候最好能穿能把脚踝包裹住的袜子和靴子。

暖腰温肾

中医中有许多滋肾补肾的方法,比较容易操作的有摩腰、扣齿咽津和揉耳朵,每天几分钟,就可以轻松养肾强身。


摩腰:摩擦后腰,直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来暖腰温肾。

扣齿:上下牙相叩36下,有益肾、坚肾之功。叩齿后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齿畏寒凉,漱口刷牙水温要和体温相当。

揉耳:耳乃肾之余,频揉以补肾气。有空时可用数钱的手法揉捏耳廓,拉拉耳垂。《养性书》曰:“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

晒后背,补阳抗寒

“冬天晒太阳,胜过喝参汤”。补阳气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后背,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出太阳的时候出去多晒晒,不出太阳的时候也可以用暖炉对着后背烤烤,直到全身暖烘烘的,最好能打几个喷嚏出来,把体内的寒气驱除,阳气也足了。


立冬之后大部分北方城市开始集中供暖,雾霾也往往随之而来。雾霾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使人心情压抑烦躁。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尽量减少在雾霾天的户外活动;必须在雾霾天出行时,戴好口罩帽子,做好防护工作。

早睡晚起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人虽没有“冬眠”之说,也要在立冬之后适当延长睡眠时间。现代人常常熬夜“修仙”,这个习惯应在立冬之后收敛一些。

《内经》上讲,立冬过后,“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晚上睡前用40度热水泡脚,泡至身体微微发汗,对于温补肾阳也有帮助。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需要注意不要超过30分钟,避免出汗太多。

泡完不要马上睡觉,喝一杯温水,给身体补充水份,再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心的涌泉穴,及时穿好袜子保暖,等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

冬日艾灸,补阳袪寒

艾灸补阳在冬季也是尤为重要的。冬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坐在家中窗边(注意避风),晒着太阳,静静做艾灸。

有两类人最适合在冬天做艾灸:一类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一类是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冬天艾灸和夏天不一样,冬天艾灸的频率和时间都要短一些。每周进行2~3次艾灸,悬灸时每个穴位不超过10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盒,每个穴位不超过20分钟。需要慢慢补,以免上火。

艾灸的穴位主要有3个:

大椎穴:大椎穴上面提过了,它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的穴位,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

命门穴:命门穴被称为“生命之门”,为身体督脉上的阳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身。

冬天气温寒冷,艾灸的时候注意保暖。等到上午室内气温慢慢回暖的时候,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放松,缓缓的呼一口气,让气血平稳的运行,开始艾灸。

食疗养阳,多喝粥汤

养阳可以靠食补。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茸、海带、紫菜等,具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冬天非常适合煲粥炖汤。一碗热粥或暖汤,不但能够让身体暖和起来,更可以滋脾养肾。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

节气食谱

- 芡实栗子粥-


材料:栗子50g、芡实粉(或芡实)30g、糯米(或粳米)150g、核桃仁适量

做法:

1.栗子去皮、剥净,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2.米淘洗干净放锅中,再放入栗子、芡实粉大火烧开,小火熬20-30分钟,待栗子绵软、再放入核桃仁煮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清晨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补肾黑米粥-


材料: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桃仁(或花生)2个、大米2把、红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泡约5-8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粘稠。(也可以用高压锅或电饭锅煮更方便)

功效:滋阴补肾,润泽皮肤,延缓衰老。

材料:山楂30g,当归15g,大枣6枚,红糖适量。

做法:山楂、大枣去核,与当归同入砂锅,加水,旺火煮沸,用小火煮40分钟,滤渣取汁,加红糖即可。毎天1次,连服10天。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当归和山楂都是活血通淤的上品,加上补中养气的红枣,还有养血温中的红糖,气血行,手脚温,皮肤不会那么干,还很适合生冻疮的人喝。

- 养血五红汤-


- 山楂归枣汤-


材料:红枣 7颗、红豆 1大把、红皮花生 1把、枸杞1小把、红糖适量

做法:

1、红豆浸泡1晚,红皮花生用水浸泡半小时;

2、红枣清洗后去掉核,因红枣核燥热,所以去除后才没那么上火;

3、将红豆、红枣、红皮花生连同泡花生的水一起倒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喜欢喝汤的多加水),电锅炖煮1个半小时,其他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煮一个小时;

4、关火前10分钟放入枸杞、红糖,待融化即可。(枸杞要最后放才不会破坏营养)

功效:补脾养血、益气养肾。冬季很适合吃点儿花生,花生生用性平,熟用性温,入脾胃肺经,有润肺和胃、补益脾气的效果。

提示:经期期间别喝五红汤,否则会导致大量的经血,所以一般建议在经期结束后一周喝。

- 桂圆核桃茶-


材料:桂圆8颗、核桃仁16颗、红糖适量(桂圆和核桃仁遵循1:2的比例)

做法:将桂圆肉,核桃仁一起加水放入锅中。水烧开之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出锅前加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滋阴润肺,补脾补肾。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工会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